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為加強定點隔離治療醫院的護理力量,保障救治質量,根據國家專家組指導意見,抽調我院護理團隊前往鄭州陽城醫院支援,我有幸成為全市范圍內抽調的護理人員中的其中一員。我所在的鄭州市骨科醫院組建的護理小團隊,共計10人。
8月14日,隊伍緊急集結完畢,醫院派專車把我們送到了位于登封市的“鄭州疫情防控陽城救治點”。當天晚上我們經過更加專業嚴格的疫情防控培訓,很快就被安排到工作崗位上。
隔離病房的工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由于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雙層橡膠手套、N95防護口罩和防護面屏,原來在病房里輕而易舉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格外的笨重。由于奔走忙碌,時間一長,面屏上就會慢慢蒙上一層霧。透過薄霧,世界隨之變得模糊。像抽血、輸液這樣的精細活,只有等霧氣慢慢匯成水珠在面屏上流淌下來,順著這流淌的縫隙才能看清外面,再進行操作,方能為患者輸液時“一針見血”。雖有艱難,但我告訴自己我可以克服。
隔離病房患者沒有陪護,不能出病房門,病區也沒有保潔和護工,病人所有的生活護理都交由我們。要幫患者打水、送飯、拖地、消毒、垃圾消毒處理。隔離病房的衛生及消毒工作要求十分嚴苛,為了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為了病人的安全,所有的工作我們都要做到事無巨細。我們的本職工作更要做好,不僅有??谱o理、基礎護理,還要進行心理護理。
還記得剛來這邊上班的第一天,17床叔叔病情比較重,只能在床邊小坐一會兒。他不愛說話,看上去有氣無力的,每次給他發藥、輸液,他都不愿意和我們說話,看上去心情特別沮喪。要知道,戰勝疾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呀。所以我們每天除了盡可能多的幫助他,還嘗試著和他聊天,多問問他的需求并盡量的滿足。經過多次的心理疏導,他漸漸地放下了一些心理負擔,也愿意和我們說一說心里話了。昨天晚上去給他輸液,他還主動的給我打招呼,整個人看著也精神了不少,也能自己下床洗漱、大小便了,看著他一天天好起來,大家心里都挺開心的。
在這里,我身邊每天都上演著很多感人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疫情期間的人情冷暖。雖在隔離病房,但愛從未被隔離。有次夜班剛接班,病房患者呼叫我過去接個電話。電話那邊是一位年輕較大的阿姨,她說:“我是張某某的媽媽,給你們打電話主要是感謝你們,我兒子告訴我,他在隔離病房很好,醫生和護士都特別關心他,我特別高興,我的兒子有你們照顧,我很放心……”阿姨還告訴我,雖然她不知道該具體感謝誰但接電話的醫護人員都是她想感謝的對象。恰好接到電話的我,眼眶早已濕潤……
我們還收到很多感謝信,讀著一封封手寫的感謝信,我再度紅了眼睛。我們本是陌生人,只因為疫情相遇,卻不能“坦誠”想見,只得在層層防護下以誠相待、共克時艱,相互信任的感覺真好!
這些日子我們也收獲了很多感動,院領導對我們工作全力支持,護士長及同事們關懷備至,戰友們之間互相鼓勵,家人朋友們時刻掛念,多種情感交匯,一起凝聚成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里,我們相信這場戰“疫”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定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加油骨醫!加油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