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無情 人間有情
7月20日,鄭州市突發大暴雨,暴雨傾盆,鄭州市骨科醫院水位上漲,深處可達1米多深……“公交車停開,有的路段積水嚴重,車也過去不起,我繞了好遠的路才到醫院”這是鄭州市骨科醫院手外科顯微骨科II護士侯芳園花了2個半小時,成功趕到醫院后,發給媽媽的微信。
記憶回溯到7月20日下午1點,家住鄭州南四環附近的侯芳園要在當天4點接班,她提前三個多小時從家出發,冒著暴雨前來醫院上班。隨著雨勢越下越大,路上積水越來越深,她主動要求,替夜班護士上班。隨著雨勢越下越大,整棟樓突然陷入一片漆黑當中,醫院停電了。整個科室突然變得嘈雜,大雨不停的下,下的人心焦躁,惶恐不安。侯芳園立即拿出手電筒,排查科室隱患,并挨個病房安撫不安的患者,并問問他們有什么需要,迅速給他們解決。發現由于暴雨影響,不少出院病人滯留醫院,手術后的病人家屬不能及時到院陪護,當天,在該科的手術病人就有4人。因出院患者個人物品在當天上午已經轉移至家中,因暴雨來襲,不得不留滯在醫院內,面對醫院食堂被淹,沒有食物和水,她想起自己儲物柜里還有平日里用來充饑的食物,送給了她們。她們深受感動。
其實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這么做了,曾經她給一個患者換液體,無意中得知病人家屬不在身邊,早飯,午飯都沒有吃,她主動把自己的午飯送給了這個病人,可她一上午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病人感謝的手足無措,看著病人滿足的樣子,她也開心的笑了。
主動請纓 沖鋒在前
疫情來臨,她選擇逆流而上,展現了當代年輕人的責任與擔當。7月31日凌晨3點,她接到科室護士王亞亭電話,6點在醫院集合待命,參加去鄭州市六院支援任務。到達院外所支援醫院后,她快速熟悉環境,正式投入戰斗,直面疫情,透過厚厚的防護服,能看到她的眼神堅定、從容而有力量。跟隨醫院醫療隊到達核酸檢測現場,她便投入了緊鑼密鼓的核酸采集工作當中。在高溫預警天氣下,她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堅守崗位到最后。
仁愛之心 服務病人
某天,在換藥室內,一位阿姨在換藥過程中因為過度緊張發生暈厥、意識不清,正在護士站忙碌的侯芳園聽到消息后急忙趕過去,將阿姨輕柔的平臥在床上,輕聲呼喚著阿姨的名字,“阿姨,您現在感覺怎么樣,可以聽到我說話嗎?我是護士,我現在為您量一下血壓,請您慢慢放輕松,不要緊張,平穩的呼吸”。家屬急切的圍在一旁,紛紛問道:“護士,護士,我媽怎么樣了?”侯芳園解釋道:“阿姨是因為過度緊張導致的暈厥,請大家不要緊張,來大家都散開,給阿姨呼吸足夠的空間”。伴隨著侯芳園護士親切、耐心的寬慰解釋,李阿姨意識也漸漸恢復過來,醒來后的李阿姨緊緊握著侯芳園的手不愿松開,“謝謝你呀!閨女,要不是你,我現在恐怕沒那么快清醒,我現在好多了,太謝謝你了!”侯芳園微笑著說:“這些是我們應該做的?!?/span>護理工作對于侯芳園來說,有歡笑,有淚水,有感動,有心酸,有欣慰,也有委屈……那些患者出院離去的背影,那些康復后眼角的清淚,那些激動中顫抖的喉嚨,那些微笑映照著的臉龐,還有那一雙雙溫暖的雙手和一面面火熱的錦旗……都給她留下了難忘的印記。“不求無所不能,但求竭盡所能”,這是侯芳園的座右銘,她說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會竭盡所能做好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