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河南省足踝專家第285次會診在鄭州市骨科醫院專家會診室舉行。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創傷首席專家王天旭、小兒骨科I主任程富禮、足踝外科主任王翔宇、骨病·骨腫瘤科副主任史迎賓、放射科專家劉備軍及足踝專家楊樹東、徐俊峰、賈光輝、尚林等參加現場會診,全國多位知名足踝專家參與了網絡討論,王翔宇主任主持了本次會診。
今天會診來了一位21歲女孩牛某,2年前逐漸發現自己腳內側凸起疼痛,稍微活動后感覺足部困痛不適,后來一直不見好轉,去當地醫院檢查時大夫說是足副舟骨,經過一段治療,癥狀仍不見減輕,當地醫生遂推薦其參加本期河南省足踝專家會診。
現場專家經過會診,從右足外觀、行走步態,提踵試驗、壓痛點,初步判斷牛某是副舟骨合并平足癥,并對其行足負重位正側位X線檢查,經過影像檢查,角度測量,證實初步判斷:右足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結合牛某現在足部情況,考慮可行右足外側足延長加副舟骨切除及經后肌腱轉位。經過會診牛某得到了正確診斷及個體化的治療方法,解除了長期的思想疑慮。
什么是痛性副舟骨?嚴重嗎?
痛性副舟骨是足踝外科的常見的疾病,正常有10~14%的人足有副舟骨,副舟骨是足結構上的一種缺陷,影響足的穩定。正常情況下,脛后肌腱經過舟狀骨內側下方,止于內側兩個楔骨和第二、三跖骨底側。當有副舟骨時,脛后肌腱走行于副舟骨內側的上面,且部分止點較牢固地止于副舟骨上。這種情況破壞了脛后肌腱固有的提起足縱弓和內翻足的作用,極易引起平足,并易勞損而引起癥狀。另外在行走時足縱弓內側凸起,舟骨結節肥大隆起和鞋的邊緣摩擦,局部發生滑囊炎,脛后肌腱及其腱鞘也可發生炎癥,產生腫脹、疼痛等癥狀。當副舟骨有疼痛癥狀存在時,常常需要手術治療,至足踝外科專病專治,探尋正確的治療方案,以免耽擱病情。